如果你是刚进入新媒体运营这个行业,如果你正在为完成文章推广营销KPI而心烦气躁,不如看看下面这篇文章,学一学“标题党”是如何打造微信朋友圈爆款文章的。
本文将从三个方面展开,详细介绍如何巧用标题引爆微信营销。这三个方面分别是,
- 把用户最关心的“痛点信息”放在标题上
- 切中读者工作、生活中,最常见场景
- 找关键矛盾,引发深度思考
下面让我们一一展开。
1.把用户最关心的“痛点信息”放在标题上
每一篇文章都包含了一定量的信息,而撰写一篇好的微信文章就是将其中有价值的部分以更通俗易懂的方式传递出去。文案编辑的工作就是提炼要点,然后选择用户最关心的那个痛点呈现在标题上。
举个例子说明:我们曾改写过一个标题:
如果你读不完《失控》,至少可以读完这50条书摘 | 收藏吧(2天,阅读1万+)
而这篇文章的原标题是:
《失控》书摘50条,精华都在这里(2天阅读300+)
大家可以思考下,朋友圈最大的前提是“朋友”,朋友之间是有情感的,所以朋友圈应该是一个充满情感的地方。
当我们看到原标题的时候,首先想到的是,《失控》是谈互联网绕不过去的经典读物。但最大的问题是这本书太厚重、太晦涩,几乎99%的人都不读完。
于是,我们觉得,拿出精华书摘,分享给那些读不完的人,应该会有需求。从这个角度出发,我们提炼出 [ 痛点 ]信息就是:
A.《失控》——人人都知道这本书,尤其是面临转型的传统企业家,而这些人正好是强基因部落的核心用户。
B.读不完——提到这本书,几乎每个人都承认没读完。企业家时间少更是如此。
C.50条书摘——压力瞬间小太大多了。企业家爱学习,对好东西的吸收意愿很强烈。
D.收藏吧——因为还是担心读不完,那就再push他们一下。
提出这些要素之后,起标题就变得容易多了。最终的结果就是朋友圈都在转发这条文章,几乎每个人都坦诚:“确实没读完”,“果然好东西”,“读不完先收藏了”。评论区内都是这样的感慨。
2.切中读者工作、生活中,最常见场景
理论上,一篇文章的内容越贴近用户生活,这篇文章越容易被点开。所以一个合格的编辑需要十分了解用户生活中的高频场景。
比如,我们公司小伙伴生活中常见的场景有:打车、挤公交、偷看美女、租房、逼婚、睡懒觉、加班等等。
当你的标题准确切入到这些常见场景时,被点开的几率就大得多。
以这篇文章为例:
《做PPT时,如何突出中文字体的美感与力量》(1天,阅读1000+)
它就较为准确的切入了一个基层员工十分常见的工作场景——做PPT、做方案、做总结、做展示等等。
首先,做PPT这个技能是很多小伙伴都需要掌握的。其次,正值年终岁末,很多公司都要求员工进行年终总结或者新年规划,做一个有逼格的PPT是高频刚需。
这篇文章的原标题是《如何突出文字的力量》就显得场景不够吸引人。文字包括很多种,英文还是中文?我们都知道,中文设计比英文设计更有难度。所以我们选择了更加具体的角度:
做PPT时,如何突出中文字体的美感与力量。
请记住,是中文字体+美感+力量,这三个要素对一个有逼格的PPT来说,缺一不可。
3.找关键矛盾,引发深度思考
有篇文章原标题是《打车软件和出租车司机的命运》。但就标题而言,我们很难看出它想阐述什么,很模糊,很宏大。
因为这是前阿里高管鬼脚七写的,所以我就点开了。但如果这篇文章是一个叫lucky的家伙写的,我可能扫一眼标题,不知所云,根本没有兴趣点开。
但细读文章之后,我发现挺有料的,还是整理关键信息:前阿里高管、打车软件火拼、最终的受害者(因为受害者有短期和长期之分,二者可能完全不同)
我决定用前阿里高管这个标签代替鬼脚七。有两个原因:
1)前阿里高管这个标签有权威性,人们信服就会点进来看看。
2)鬼脚七很多用户不清楚,有时候反而会起到反作用(熟人相轻,这算是小技巧吧)。
之所以“耸人听闻”的加上一个“受害者”,是因为大家天生对这类字眼儿、情绪比较敏感,会第一时间注意到这个标题。
类似的字眼还有很多,比如死亡、性、私生活、弱者、失败、结局、底层等等。
于是,我们决定让这些关键要素在标题里形成一个冲突:
前阿里高管解密:打车软件火拼,最终受害者是出租司机…(2天,阅读4000+)
为啥打车软件火拼,受害者竟然是出租司机?他们不是烧钱的最大受益者吗?为啥啊?读者越是感觉不可思议,越有可能会点开。
如果你对微信推广、微信公众号运营、微信营销等内容感兴趣的话,欢迎访问我们的博客,我们会持续输出更多、更新、更有趣的教程,希望能给你带来帮助。